文本库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随笔

2472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随笔

  《一面五星红旗》主要讲述了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漂流时遇到了危险向面包店老板求助,面包店老板要求他用国旗换面包,但他却拒绝了。面包店的老板被他爱国的精神所打动,然承担毅了留学生所有的医疗费用。文章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生动传神。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悟词语,在朗读和表达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一)创设情境,铺垫“爱国情”

  五星红旗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真正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沉甸甸的意义,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来理解这个问题,对孩子们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课前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组图片,让学生明白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我们的国旗。再有教师引导:国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应该尊敬和爱护它,它是祖国的象征,引出课题,并指导读好课题。

  (二)自主读文,感知“爱国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要关注这一学生学习行为,在初读文本的教学过程中,给孩子们创造了独立阅读的学习空间,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读出文中的爱国情来。然后学生自主独立读课文,再充分地交流理解。此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便点拨孩子们从“找我当时的处境。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不愿意拿国旗来换面包”中,让学生真切地从旅居海外留学生身上品出了沉甸甸的“国旗情”,感知到“浓浓爱国情”,对留学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以及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板?引出下文,我的爱国举动。

  (三)品味语言,体验“爱国情”

  “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情,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把爱国之情融入到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中。没有的语言实践,热爱祖国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切己体察,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首先学生自由读重点段落,勾画出令我感动的词,并说说你的体会,再读。

  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接着,再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 “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当然在这次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语言的精练和机智有待锤炼。

篇2: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习心得:听课随笔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习心得:听课随笔

  我有幸听了大师们的几堂课,又给了我一次精神的洗礼。大师们的课堂艺术真让我佩服,感受颇丰,也引起我不少的感触。

  感触1:平等对话--分享和谐的课堂

  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这对数学教学而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精神交流的过程。大师们激情的开场白,一见学生就表现出了极为丰富的热情,显得朴实、逼真、引人入胜。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新知,在与学生作课前的交流过程中,大师们的三言两语就吸引住了学生,融入了学生,让学生都激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很自然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后面都能大胆直言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

  感触2:畅所欲言--绽放个性的课堂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师们把这一课程理念贯穿其中,能宽容学生的不同意见,并且时时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积以时日,自然会使他们冲破思维的束缚,畅所欲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大师们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柔化了教与学的痕迹。在这里我能深刻体会到大师们适时地引导部分学生影响另一部分学生。正是有了这样的课堂环境,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同时也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我们的学生是鲜活的,他们的思维是灵动的,只要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们就会自己向前走,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在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中,他们会慢慢地学会起飞,他们的生命活动也会更加精彩。

  大师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值得我深思与追寻。

篇3:教学随笔:好习惯成就未来

  教学随笔:好习惯成就未来

  教育是什么,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那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庭教育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首先要定规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必须从小养成有益于身体和智力健康发育成长的良好习惯。比如规定孩子起床的时间,养成吃饭不磨蹭、玩具不乱扔、不无理取闹的习惯等。动物的属性是乐于自由自在的,幼儿最初的生存意愿也近似于一只小动物,被管着去遵循规矩或时间指令,小动物的本能是不太情愿,但是他必须接受习惯训练。好习惯始于强制,孩子的动物性顽皮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孩子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养成一种自制力,而自制能力靠的是习惯的养成。

  要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首先要从小教会孩子树立时间概念。常见有的孩子写作业还磨蹭,就是因为没有时间概念造成的。该要求 尊时守规的地方,都该要求孩子做到;对孩子的不恰当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妥协了一两次,以后就很难收拾,再要求好习惯难度就大了。

  著名教育家曼恩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的牢不可破。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回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好行为如果开了头,每做一次影象就会加深一些,以后就会变成牢不可破的习惯。

  教育应该是宽严并重的。过多的鼓励不能够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孩子是需要不断看到自己的差距才能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没有批评,只是一味的叫好,孩子就会少了向更高目标冲刺的动力。其实,鼓励和批评都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我们不能偏重哪一方。没有鼓励,孩子会失去自信;同样,没有批评,孩子就会失去坐标。总是鼓励者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娇脾气,听不得批评,一批评就急,这样顺风顺长虽然减免了压力和压抑,却不利于提高素养和修正缺点,

  好成绩从哪儿来?首先要有扎实的学习精神。上课要听讲,注意力要集中,老师讲的内容要及时理解,消化。另外要养成用心琢磨的习惯。

  多做题目也是打下扎实基础的重要一环。如果你没有具备天才的大脑,那么要想拿高分的唯一途径就是勤奋,就是多做题,多看书,多积累。

  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杜绝粗心大意的丢分。

  素质教育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一屋”就是教会孩子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以来他人;“扫一屋”就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意志;“扫一屋”就是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分担劳动,分享快乐,因此体会父母的辛劳。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其勤奋精神及品格品质的形成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子女教育除了引导,大多还是靠父母的影响。生活中我们看到,有许多文化水平很低的父母,培养出了出色的栋梁之才。其教育也许谈不上“方法”,那就是一种影响。他们是以善良正直,勤劳质朴的品质,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毅力,感染着孩子,危害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引导着孩子积极向上,成就大器。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他会始终注视着父母的行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要比我们说什么样的话更有力量。

  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固步自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